浏览:23 日期:2025-02-18
今年的寒假生活怎样过?
大家好,我们是新澳门游戏网站入口官方网址高一年级的学生,在寒假期间,我们根据学校政教处的要求,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,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参与到首个“非遗”春节。下面是我们的部分活动照片和心得感悟。
一、传承春节文化——春联
大家不论是自己写春联、贴春联,或者看着爸妈“上”春联,都明显感觉到春节的“仪式感”,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。
二、亲情劳动实践
在寒假期间,我们通过办年货、包饺子、参与团年饭的制作、拍摄全家福等方式,不但深刻体验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的礼仪活动,而且也懂得了父母平日劳作的辛苦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越来越懂得父母的不易,并且愿意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三、户外调查研究
按照国家规定的社会实践课程要求,以及学校的相关指导,我们也投入到了其他更加丰富多彩、门类繁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添砖加瓦。不论是走上街头,帮助社区打扫卫生,还是回到家里,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有意义。
看,烟花是多么的绚烂!瞧,过年的“年味儿”是多么的浓重!
四、我们的寒假社会实践心得
在假期之初,我去看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——王柏枝爷爷。年过九旬的王爷爷,耳聪目明、思维敏捷、声如洪钟,喜欢关心时事政治,说起当年往事还记忆犹新。他向我讲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故事,我仿佛身临其境,回到了过去那战火纷飞的岁月。
“真实战况比电影情节更残酷,我们一个排40人,最后只回来了3人。”想到牺牲的战友,王柏枝爷爷的神情凝重。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岭,尽管敌人炮火把山头炸低了两米多,也无法动摇志愿军的意志,无法撼动志愿军坚守的阵地,无法迫使志愿军后退一步。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。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,跨越时空、历久弥新。凯歌路上无坦途。在新时代,我们一定要传承好“上甘岭精神”,敢于战斗,善于战斗,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,都能战之必胜,斗之必胜。
高一(17)班 彭智玮
当岁月的钟摆轻轻敲响新春的序曲,家家户户门前便挂起了火红的灯笼,如同点亮了希望的灯塔,照亮了归途的每一步,孩子们的欢声笑语,伴随着鞭炮的轰鸣,交织成一首欢快的乐章,回荡在古老的巷弄,唤醒了沉睡的大地。等到夜临,繁星点点,烟火轰然炸响,在漆黑的夜幕上爆开再绚烂不过的花火,真是“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”——似是上天的星子碎了,吹落下,华光流转璨然,直泻到心坎上。那真是我所见过的,最盛大灿烂不过的花火。
高一(15)班 王语纯
当无人机编队在空中写下“福”字,那些曾在硝烟中升腾的祈愿从未消散。科技抹去了硫磺的痕迹,却让思念有了更轻盈的载体。或许年味本就是流动的星河,每个时代都该有属于自己的绽放方式,只要围炉守岁的人依然相视而笑,夜空中的诗行便永远不会褪色。
高一(15)班 黄晨轩
年的味道,是辞旧迎新的喜悦,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它藏在每一顿团圆饭里,藏在每一声鞭炮声中,藏在每个人的心间,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,找到那份属于家的宁静与甜蜜。
高一(15)班 张晓睿
屋内,阖家围坐,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散发着家的味道。饺子里包着的是团圆,汤圆中裹着的是甜蜜,每一口都饱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。长辈们的声声叮嘱,是岁月沉淀的智慧;孩子们的欢声笑语,是新春最灵动的音符。
高一(15)班 阎昱辰
人间烟火味,最抚凡人心。炉膛的灶火不仅是烹饪的工具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象征着温暖、团圆和年味,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连接着人们真挚的情感和纯真的记忆!
高一(15)班 聂姝荷
如今,虽然环保意识的增强让鞭炮声不再如往年那般密集,但每当听到远处传来的鞭炮声,心中依然会涌起一股暖流。那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,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放鞭炮,不仅是对新年的热烈欢迎,更是对生活热爱的表达。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日里,每一次鞭炮的响起,都是对幸福生活的礼赞。
高一(15)班 方明阳
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。”行人嚷闹,皆为求得闻名于世的打铁花一观。漫步园中,聆听着铁花绽放的迸裂声,颇有银瓶乍破之势;抬眼所观,漫天金银灿若繁星,“灿烂如花绽夜空,流星似雨洒峦崇”,引人沉醉于此间灿烂,久久无法自拔。只余耳边往来游人的喝彩,以及相互恭贺新年的祝福。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”
高一(15)班 宋世涵
最后一个碗擦干时,阳光已经爬上了窗台。我摘下手套,发现指尖已经被热水泡得发白,却莫名觉得温暖。望着整齐的碗架,忽然懂得,所谓年味,就藏在这些细微的仪式感里。当我们用心对待每一个碗碟,其实是在延续着家的温度,让记忆在时光中永葆鲜活。
高一(16)班 赵紫轩
午夜时,点燃了烟花,如数十条银蛇扭动着冲上天空,只听一声巨响,烟花在空中炸出了五颜六色的焰火。四面八方纷纷响应,只听几声沉闷的响声,犹如初春的惊雷,将黑夜炸成白天。大人们的欢笑声,小孩子的惊叫声汇成了一片幸福的海洋。
高一(16)班 汪佳怡
年味的增添,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装饰,更是精神上的寄托。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挑选着最喜爱的年货,那些糖果、瓜子、干果,不仅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回忆的载体。我们还会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,欣赏着精彩的节目,感受着整个国家的欢乐与团聚。
高一(18)班 郭梓炎
春节,于每个中国人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,是一个表达感恩的契机。人们会感恩土地的恩赐,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;也感恩祖国昌盛,祈愿新的一年家庭和美,国泰民安;更要感恩我们身边的人,感谢他们的付出。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情感的聚合与爆发。
高一(18)班 张欣悦
过年是一首长情的诗,
是我们最喜欢读的一本书,
一个“年”字拉近了我们的距离,
在心里弥漫着欢喜与成长。
高一(20)班 吕欣贝
春节写对联是心灵净化的过程 :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春节写对联提供了一个静下心来、回归传统的机会。专注于笔尖的舞动,让心灵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平静与净化,仿佛能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,沉浸在这一份古典美之中。
高一(20)班 谌欣雅
如今,这盏红包灯笼挂在我的书桌前。它提醒我:传统文化未必高高在上,只要用心,平凡的物件也能成为情感的载体;而压岁钱的意义,或许不只是金额大小,更是教会我们如何将祝福转化为生活的巧思与温暖。
高一(20)班 王雅雯
夜幕低垂,万家灯火初上,烟火声声,如鼓点般敲响新岁的序曲。我与家人站在庭院之中,仰望夜空。烟火腾起,刹那间照亮了夜的深邃,似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”,又似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”,美得令人心醉。那烟火在夜空中炸开,光芒四射,如同繁星坠落,又似“纷纷灿烂如星陨,㸌㸌喧豗似火攻”,与春节期间人们欣喜跳动的心脏同频共振。人们燃放着烟火,也灼烧着崭新的希望。
高一(20)班 范雯琪
团圆饭不仅是味蕾的盛宴,更是心灵的温暖港湾。“团圆便是家肥事”,团圆饭时,围坐一桌,欢声笑语,幸福弥漫,长辈的教诲在耳,晚辈笑语盈盈,暖意融融,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,共同期待新的一年到来。“遥夜迟迟烛有花,家人欢笑说年华”,人们放下了生活的忙碌,回归本真,与家人分享生活点滴,感受亲情的力量。
高一(20)班 冯子月
新年伊始,总是得讨个好彩头,大家吃饭时不忘拉扯家常,举杯痛饮时也会记得向身边的兄弟来上几句玩笑。小孩子就聚集在一起,开辟出自己的小天地,扮演着自己故事中的主角。真是平凡温馨,海晏河清。这就是烟火气。鞭炮的爆鸣总会有种振聋发聩的力量,红色的纸屑纷扬,伴着有些呛人的烟尘,总会使静默的我抬起头,眼里有了点点星火。漫天飞舞的烟花也成了年夜的风景,像心中也炸开了欢喜,无比甜蜜。
高一(20)班 李欣妍
华灯初上,阖家围坐,满桌珍馐皆为亲手劳作结晶。窗外烟火炸裂,点亮夜空;屋内笑语晏晏,暖融心窝。这一场劳动,是我融入春节血脉的榫卯,于琐碎家务中雕琢时光,以汗水凝萃年的醇厚,镌刻青春与传统共融的绮美诗章,岁岁铭记,年味悠长。
高一(20)班 徐溪然